园林建筑小品种类繁多,它们的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园林小品变化多姿,但总有基本格调,万变不离起宗总有一个规律可遵循,这个“宗”就是“亭”。亭常作为风景构图的主体,对它重点进行建筑空间艺术造型和结构构造设计及施工特点的解析,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则对其他园林小品设计就能触类旁通。因此在本章节重点介绍亭廊,并简述花架,园墙,洞门,室外家具等。最后重点介绍园林花色楼梯,它在园林建筑中最富有表现力,既有交通使用功能,又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的烘托作用,在园林中要创造空间景观,除了要求设计者在艺术构思上独具匠心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和大胆的结构构思,来打破习惯的界面关系。在本章后面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具有结构艺术特色并有一定难度的锯齿形景梯,剪式悬挂景梯及螺旋景梯的设计计算,以供开拓设计思路与选用。
园林建筑小品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造型活跃在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游乐场,街头绿地,居住小区游园,公园和花园之中。但在造园上它不起主导作用,仅是点缀与陪衬,即所谓“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插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争人工中见自然,给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
亭(亭筑)
亭作为园林建筑中的最基本的建筑单元,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在旅游活动之中的休憩,停歇,纳凉,避雨,极目眺望之需。其体量小巧这也称之为园林建筑小品。
在造型上,要结合具体地形,自然景观和传统设计并以其特有的娇美轻巧,玲珑剔透形象与周围的建筑,绿化,水景等结合而构成园林一景。亭的构造大致可分为亭顶,亭身,亭基三部分。体量宁小勿大,形制也较细巧,以竹,木,石,砖瓦等地方性传统材料均可修建。现在更多的是用钢筋混凝土或兼以轻钢,铝合金,玻璃钢,镜面玻璃,充气塑料等新亦如此材料组建而成。
亭四面多开放,空间流动,内外交融,榭廊亦如此。解析了亭也就能举一反三于其它楼阁殿堂。亭榭等体量不大,但在园林造景中作用不小,是室内的室外;而在庭院中则是室外的室内。选择要有分寸,大小要得体,即要有恰到好处的比例与尺度,只顾重某一方面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作品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它才是艺术,科学。生搬硬套学流行,会失去神韵和灵性,就谈不上艺术性与科学性。
同样是一个包,对不同的人的比例,不同的尺度场合,其艺术效果就截然不同;房屋与鸟窝,从画面上看,大小尺寸都一样,但一旦在图上添加了树木,台阶及有尺度的人,鸟等几笔后,视觉效果就大相径庭了;即使同一房子,窗洞位置大小相同,仅窗扇划分不同,也使得人们对这建筑的艺术感受不同,比例和尺度也有关系了。
本节中侧重介绍亭的做法,尺度体量设计。有人说园林建筑小品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错,往往一些亭廊确实修建的很艳丽,但尺度起翘做法,彩画显得轻佻庸俗,犹如爱慕虚荣的暴发户家小姐,花枝招展,俗不可耐。这中是设计中应该忌讳的,实践也证明:实际积累起来的做法与传统经验,比仅仅在纸上苦思冥想出来的更成熟,由于传统经验吸收了各地方各民族多彩的传统做法,就可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古典亭榭做法,真正领悟,还在于“造亭无定式”实践之中。
(一)传统亭的类型与形式
1.按平面分
1)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尤以正方形平面是几何形中最严谨,规整,轴线布局明确的图形。常见多为三,四,五,六,八角形亭。
2)长方形
平面长阔比多接近于黄金分割1:1.6,由于亭同殿,阁,厅堂不同,其体量小巧,常可见其全貌,比例若过于狭长就不具有美感的基本条件了。同时平面为长方形的亭多用面阔为三间,三间四步架。
江南路亭——常用二间面阔;
水榭——进深三间四步架或六步架。
梁架布局:亭尤以歇山亭榭与殿,阁,厅堂异曲同工,然更自由,江南多遵循古制。
山花——明代及名以前是作悬山,清代则出现了硬山山花。
4)仿生形亭
睡莲形,扇形(优美,华丽),十字形(对称,稳定),圆形(中心明确,向心感强),梅花形。
5)多功能复合式亭
2.按立面分
3.按风格色调神韵分
4.按亭顶分
1)攒尖式
角攒易于表达向上,高峻,收集交汇的意境;
圆攒表达向上之中兼有灵活,轻巧之感;
2)歇山
易于表达强化水平趋势的环境;
3)卷棚
卷棚歇山亭顶的具体易于表现平远的气势。
4)路顶与开口顶
5)单檐与重檐的组合
5.按柱分(一般亭的体量随柱的增多而增加)
单柱——伞亭;
双柱——半亭;
三柱——角亭;
四柱——方亭,长方亭;
五柱——圆亭,梅花五瓣亭;
六柱——重檐亭,六角亭;
八柱——八角亭;
十二柱——方亭,12个月份亭,12个时辰亭;
十六柱——文亭,重檐亭。
6.按材料分
地方材料:木,竹,石,茅草亭;
混合材料(结构):复合亭;
轻钢亭;
钢筋混凝土亭——仿传统,仿竹,书皮,茅草塑亭;
特种材料(结构)亭——塑料树脂,玻璃钢,薄壳充气软结构,波折板,网架。
7.按功能分
休憩遮阳遮雨——传统亭,现代亭;
观赏游览——传统亭,现代亭;
纪念,文物古迹——纪念亭,碑亭;
交通,集散组织人流——站亭,路亭;
骑水——廊亭,桥亭;
倚水——楼台水亭;
综合——多功能组合亭。
(二)传统亭构造与具体做法
1.亭架构架做法
1)伞法
2)大梁法
3)搭角梁法
4)扒梁法
5)抹角扒梁组合法
6)杠杆法
7)框圈法
8)井子交叉梁法
2.亭顶构造
1)出檐
2)封顶
3)挂落
3.亭子构造的地方风采
主要通过如下构造加强地方民族传统与特点的表现:
翼角与起翘。
檐下斜称撑和出挑,多见于皖式建筑。
月梁,多见于江南苏式建筑,浙江式则是在月梁处改用直梁。
穿斗构架与吊角楼,多见于川湘西南地区。
1)攒尖亭
具有上升华的趋势,能产生高峻之感。
2)圆亭
单檐圆亭都为攒尖式,重檐圆亭则不一定,圆亭易产生活泼明朗气氛。
3)重檐亭
4)正脊项(悬山和歇山)亭(榭)
5)扇面亭
易于凸出的池岸,道路,曲廊等地形的转折处。
6)半亭
是园林中极为活泼,极富有个性的小品,又常做厅屋入口,貌似垂花门状。
7)草亭
可就地取材,做法亲切自然,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8)路顶亭和盔顶亭
9)路亭和桥亭
10)石亭
11)竹亭
12)砖木石(含混凝土)混合亭
(三)现代亭
1.板亭
包括伞板亭,荷叶亭,造型简洁清新,组合灵活。
2.野菌亭
3.组合构架亭
1)竹,木组合构架亭
自然趣味强,造价低,但易损坏,使用两年为限,可以先建竹木临时性的过度小品,成熟后再建成永久性的建筑。
2)混凝土组合构架亭
可塑性好,节点易处理。但构架截面尺寸设计时不易权衡。
3)轻钢—钢管组合式构架亭
本类型施工方便,组合灵活装配性强,单双臂悬挑均可成亭,也适宜与做露天餐厅茶座活动的遮阳伞亭中使用。
4.类拱亭
1)盔拱亭
2)多铰拱式长颈鹿馆亭
表示一对吻颈之交的长颈鹿,结构扩大了空间,有利于长颈鹿的室内活动,建筑与结构功能取得了一致。
5.波形板亭
常可组合成韵律,表达一定的节奏感。
6.软结构亭
用气承薄膜结构为亭顶或用彩色油布覆盖成顶。
7.仿古组合伞亭
廊
廊是亭的延伸,是联系风景景点建筑的纽带,随山就势,曲折迂回,逶迤蜿蜒。廊既能引导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又可划分景区,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是中国园林建筑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
(一)廊的形式
1.空廊(双开画廊)
有柱无墙,开敞通透适用于景色层次丰富的环境,使廊的两面有景可观。
当次廊隔水飞架,即为水廊。
2.半廊(单面空廊)
一面开敞,一面靠墙,墙上又设有各色漏窗门洞或设有宣传橱柜。
3.复廊
廊中间没有漏窗之墙,犹如两列半廊复合而成,两面都可通行,并易于廊的两边各属不同的景区的场合。
4.双层廊
又称复道阁廊,有上下两层,便于联系不同高度的建筑和景物,增加廊的气势和景观层次。
5.爬山廊
廊顺地势起伏蜿蜒曲折,犹如伏地游龙而成爬山廊。常见的有跌落爬山廊和竖曲线爬山廊。
6.曲廊
依墙又离墙,因而在廊与墙之间组成各式小院,空间交错,穿插流动,曲折有法或在其间栽花置石,或略添小景而成曲廊,不曲则成修廊。
(二)廊的体量尺度。
(三)廊的立面设计
(四)廊的结构设计
1.木结构。
有利于发扬江南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形体玲珑小巧,视线通透。
2.钢结构。
钢的或钢与木结合构成的画廊也是很多见的,轻巧,灵活,机动性强。
3.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为平顶与小坡顶。
4.竹结构
花架与棚架
(架筑)花架是园林绿地中以植物材料为顶的廊,它既具有廊的功能,有比廊更接近自然,融合于环境之中,其布局灵活多样,尽可能又所配置植物的特点来构思花架,形式有条形,圆形,转角形,多边形,弧形,复柱形等。
(一)花架的形式
1.按半部分结构受力分
1)简支式
多用于曲折错落的地形,由两跟支柱,一跟横梁组成,显得更稳定,地形平坦处,则本身用2—3级踏步来错落,将使人更安全。
2)悬臂式
又分双挑和单挑.为了突出构图中心,可环绕花坛水池,湖面为中心、而布置成圆环弧形的花架。用单,双均可,忌孤立布置。
3)拱门钢架式
在花廊,多采用此方式,揆度用半圆拱顶或门式钢架式,材料多用钢筋,轻钢或混凝土制成。临水的花架,不但平面可设计成流畅曲线,立面也可与水波相应设计成连续的拱形或波折式,部分有顶,部分化顶为棚,效果甚佳。
4)组合单体花架
与亭廊,建筑入口,小卖部结合具有使用功能的花架,为取得对比又统一的构图效果,常以亭,榭等建筑为实,而以花架平立面为虚,突出虚实变化中的协调。
2.按垂直支撑分
1)立柱式——独立的方柱,长方,小八角,海棠截面柱,变截面柱;
2)复柱式——平行柱,V形柱;
3)花墙式——清水花墙,天然红石板墙,水刷石或白墙。
(二)花墙的体量尺度
1.花架的高度
2.花架开间与进深
3.花架与绿化应该相互配合
(三)花架的结构与构造
1.竹,木花架
2.砖石花架
3.钢花架
4.混凝土花架
(四)花架与亭的创新
近年来花架与亭廊等园林建筑小品,立意创新,运用“加一加,联一联,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反一反,减一减”的符号变化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有机结合手法,再加上必要的组合构成与排列,则设计了一系列韵出新声,个性独特,功能各异的创新小品,从而也反映了各民族特色。
传统亭廊等园林小品建筑来自东方民族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又孕育与土木结构而出,目前又正被更多的现代新材料所充实革新。传统建筑以线材为主,现代建筑则以量块为纲,有利于材料的革新和结构以及施工的应用,特别对水泥石棉板材,金属板材,塑料板材,缸砖,玻璃马赛克贴面板材等延伸性强的板材,更能使其在构图中显示整体性和干净,利落,力度,有利于在反映时代感的主体造型中发挥优势。加之构思布局,界面及其材料,视点等的变革,错视,光影效果的介入,使得建筑中的园林小品,更是琳琅满目。人们越来越喜欢看到各地各民族更多的运用和继承传统的手法,在现代建筑所要求多变,多功能,共享空间中不断创出新意盎然的园林建筑小品,同时也丰富了各民族风景“绿文化”的宝库。
(五)花架亭廊中环形构件的弯,剪,扭计算
园墙(景墙)与景园围篱
园墙有隔断,划分组织空间的作用,也有围合,标识,衬景的功能。本身还有装饰,美化环境,制造气氛并获得亲切安全感等多功能作用。因此高度一般控制在2M以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园墙的命名由此而来。
园墙和围篱在设计中可交替配合使用,构成各景区景点外围特征,并与大门出入口,竹林,树丛,花坛,流水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特别是在当前城市绿化改善市容上,它又发挥了新的作用,各大城市绿化用地紧张,为了将各沿街住宅单位的零星绿地组织到街头绿化上来,可通过园墙漏窗和围篱空隙“引绿出墙”成为城市街道公共绿地的一部分,从视觉上扩大绿化空间,美化市容。
(一)传统式园墙与景园式围篱
园墙和围篱形式繁多,根据其材料和剖面的不同有,土,砖,瓦,轻钢,绿篱等。从外观又有高矮,曲直,虚实,光洁与粗糙,有檐与无檐之分。园墙区分的重要标准就是压顶。
1.传统园墙与其构造
1)小青瓦,琉璃瓦压顶
2)青瓦卷棚压顶
3)园窗青瓦压顶
4)漏窗青瓦压顶
5)长腰青瓦压顶
6)八五砖竖筒压顶
2.园林史围篱
围篱与园墙空间构成的区别在于围篱在垂直界面上虚多实少,所用材料更广泛自由,就地取材,美不胜收。
1)用人工材料(砖,石,轻钢,铅丝网等)的有:
①砖围篱
②混合(砖石,钢木)围篱
②轻钢围篱
④铅丝网围篱
2)用自然材料(竹片,棕第,树枝,稻草等)的有:
①竹围篱
富于野趣,造价低廉,别具一格,但使用年限短。
②蕙枝围篱
②栅式围篱
④屏栅围篱
⑤花坛式围篱
⑥绿篱
多用藤蔓花卉及灌木组成,强烈的反映自然生机与情趣,生动自然,颇有特色为上乘。
(二)园墙的种类
1.砖墙
2.混凝土花格围墙
(三)园墙的构造与设计计算
(四)工程实录——石墙与仿生墙
石墙与混凝土仿生墙,复合式墙等在园墙设计中应用广泛,它能激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一定的园林意境,可运动“线条”,“质感”,“体量”,“色彩”,“光影”,“层次”,“花饰”,“韵律与节奏”等手法,通过工程实践创造出花色繁多的园林石墙来。
1.线条
就是石的纹理及走向,常有水平划分,垂直划分,矩形和凌锥形划分;斜线,曲折线,斜面的处理。
2.质感
指材料质地和纹理所给人的触视感觉,可分为天然的和人为加工两类。
3.体量
视觉上的体感分量,形状大小,方圆,宽窄,凹凸。
4.色彩
给人以浓淡,冷暖,协调与刺激之感。
5.光影
视觉上的明暗,强弱,轻重,升降,摇晃。某种程度上说,’光影也是一种材料,活动的材料“。要很好的在设计中使用。
6.空间层次的组织
虚实,高低,前后,深浅,分层与分格,形成的空间序列层次感特别强烈。
7.花饰
集图案,民间艺术,工艺造型,美术装修等大成,使墙成为园林中及美化环境戳制雕塑的一部分,发挥其特定的艺术功能。
8.韵律与节奏
主粮,体感,色彩,光影,线条等要素不断出现与重复组合,表现了一定的韵律与节奏。它渗透于整个现实生活之中。一组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的园墙与围篱能在人们的思想感情上唤起一种和于节奏韵律的愉快感。这在很大长呢高度上取决于墙篱的外形设计,质感强弱,线条聚散,高低大小,转换重叠,更替抑扬,在在在有的规律的间隔中,反复迂回,交替组合,自然的形成呢感园墙的韵律与节奏,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相互融合衔接沟通。
园门洞与窗洞(空窗,漏窗,景窗)
园景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园墙,门洞(又称墙洞),空窗(又称月洞),漏窗(又称漏墙或花墙窗洞),室外家具,出入口标志等小品设施的设计。同时园林意境的空间构思与创造,往往又具有通过它们作为空间的分隔,穿插,渗透,陪衬来增加景深变化,扩大空间,使方寸之地能小中见大,并在园林艺术上又巧妙的作为取景的话框,随步移景,遮移视线又成为情趣横溢的造园障景。
(一)门洞
1.形式
1)几何形:圆形,横长方,直长方,圭形,多角形,复合形等;
2)仿生形:海棠形,桃,李,石榴水果形,葫芦,汉瓶,如意等。
2.构造与做法
(二)窗洞
1.空窗
园墙上下装窗扇的窗洞称为空窗(月洞)。既可采光通风,又可做取景框,扩大了空间和进深。
2.漏窗
在园墙空窗位置,用砖,瓦,木,混凝土预制小块花格等构成灵活多样的花纹图案窗。
3.景窗
即以自然形体为图案的漏窗。
(三)结构构造
1.门窗洞过梁
2.门窗洞拱形法卷的设计与做法
(四)设计实例
尽管门窗形式做法多种多样,但门洞的净高设计应该在2.1M以上合适,以免产生心理碰头的感觉。
(五)园门洞的平面位置设计
1.要求
门洞,门框游人进出繁忙,易受碰挤磨损,需要配置坚硬耐磨的材料,特别位于门碱楗部位的材料,更应如此;
若有车辆出入,其宽度应该考虑车辆的净空要求;
2.门洞入口的平面布局与形式
(六)园洞门的材料
就地取材,可直接采用茅草,藤,竹。木,树等较为朴素的自然材料。
(七)门洞实录
造园景观小品与室外游戏服务设施
从原始的席地而坐到现代的造园室内外设施和游戏具;从竹木,石桌椅到钢筋混凝土,陶瓷等,可以看出,创造之秒趣自始至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造型美化我们的生活,也就是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在大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优美的视觉形象,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一)休息设施——桌,椅,凳等
1.基本尺寸与要素
2.形式
1)直线——长方形,方形
2)曲线——环形,圆形
3)直线加曲线形
4)多边形——连续折线形,多边形
5)组合形
6)仿生与模拟形
由纯直线构成的桌椅:制作简单,造型简洁,给人一种稳定的平衡感。
由纯曲线构成呢感的桌椅:柔和丰满,流畅,婉转曲折,和谐生动,自然得体,从而取得变化多样的艺术效果。
由直线和曲线组合构成的桌椅:有柔有刚,形神兼备,富有对比之变化,完美之结合,别有神韵。
至于仿生与模拟,可以在视觉上产生轻巧安定之感。
3.材料装修
明式家具取材多用黄花梨,紫檀。造型大方,结构科学,比例适中,重视木材本身自然的纹理和色泽,线脚雕刻得当,起点睛作用。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辅助作用。清代家具多施雕刻,将工艺美术引入,金漆描绘,富丽美观。但到晚清则流行繁琐,细碎,重观赏,不重实用。
4.与其他设施的协调组合
花坛,种植穴,盆,园灯,石灯,游具,垃圾筒,烟灰筒,照明灯具都要突出一个“配”字。
(二)观赏造景设施——花盆,花坛与立体花坛等。
1.可动式
预制装配,可以搬动,堆砌,拼接,地形起伏处还可以顺地势作成呢感台阶跌落式。
2.固定式
多用于花坛和种植穴,一般有方形,圆形,正多边形,需要时还可拼合。
(三)服务设施——引水台,烧烤场及路标等
为了满足游人日常之需和野营等特殊需要,在风景区应该设置引水台和烧烤场,以及野餐桌,,路标,厕所,废物箱,垃圾筒等。
(四)石灯笼,惊幢,水钵的设计示例
(五)智力设施——迷宫
(六)游戏设施
游戏设施较为多见的有:秋千,滑梯,沙场,爬杆。爬梯,绳具,转盘等。
1.儿童身体和动作基本尺寸
2.游戏设施设计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3.室外游戏设施
1)单杆,密杆游具,沙场,跷跷板。
2)爬梯,变形爬梯,登木
3)秋千,荡椅,荡木,荡船
4)绳具,爬架
5)滑梯
(七)园灯
1.园灯中使用的光源及特征
1)汞灯:使用寿命长,是目前园林中最合适的光源之一。
2)金属卤化物灯: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也使用于照射游人多的地方,但使用范围受限制。
3)高压钠灯:效率高,多用于节能,照度要求高的场事,如道路,广场,游乐员之中,但不能真实的反映绿色。
4)荧光灯:由于照明效果好,寿命长,在范围教小的庭院中适用,但不适用广场和低温条件工作。
5)白炽灯:能使红,黄更美丽显目。但寿命短,维修麻烦。
6)水下照明彩灯
2.园林中使用的照明器及特征
1)投光器:可以将光线由一个方向投射到需要照明的物体,如:建筑、雕塑、树木之上,能产生欢快、愉悦的气氛。园林中的使用:投射光源可用一般的白炽灯或高强度放电灯,为避免游人受直射光线的影响,应在光源上加装挡板或百叶板,并将灯具隐藏起来。使用一组小型投光器,并通过精确的调整,使之形成柔和、均匀的背景光线,可以勾勒出景物的外形轮廓,就形成了轮廓投光灯。
2)杆头式照明器:往往布置在院落一例或庭院角隅,用高杆将光源抬升至一定高度,可使照明范围扩大,以照全广场、路面或草坪。由于光源距地较远,使光线呈现出静谧、柔和的气氛。过去光源常用高压汞灯,目前为高效、节能,广泛采用钠灯。
3)低照明器:将光源高度设置在视平线一下,光源用磨砂或乳白玻璃罩护,或者为避免产生眩光而将上部完全遮挡。低照明器主要用于园路两旁、墙垣之侧或假山岩洞等处,能渲染出特殊的灯光效果。
3.植物的照明
1)照明方法:树木照明可用自下而上照射的方法,以消除叶里的黑暗阴影。尤当其具有的照度为周围倍数时,被照射的树木就可以得到购景中心感。在一般的绿化环境中,需要的照度为50—1001X
2)光源:汞灯,金属卤化灯都适用于绿化照明,但要看清树或花瓣的颜色,可使用白炽灯。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安排不直接出现的光源,以免产生色的偏差。
3)照明器:一般使用投光器,调整投光的范围和灯具的高度,以取得预期效果。对于低矮植物多半使用仅产生向下配光的照明器。
4.灯具选择与设计原则
1)外观舒适并符合使用要求与设计意图
2)艺术性要强,有助于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立体感,形成阴影的大小,明暗要有分寸。
3)与环境和气氛相协调。用“光”与“影”来衬托自然的美,创造一定的场面气氛,分隔与变化空间。
4)保证安全。灯具线路开关乃至灯杆设置都要采取安全措施。
5)形美价廉,具有能充分发挥照明功效的构造。
5.园林照明起具构造
1)灯柱:多为支柱形,构成材料有钢筋混凝土,钢管,竹木及仿竹木,柱截面多为圆形和多边形两种。
2)灯具:有球形,半球形,圆及半圆筒形,角形,纺锤形,圆和角椎形,组合形等。所用材料则有:贴,镀金金属铝,钢化玻璃,塑脚,搪瓷,陶瓷,有机玻璃等。
3)灯泡灯管:
普通灯:昼光,白炽灯;
荧光灯:昼光,冷白色,温白色;
水银灯:高压,荧光水银灯;
钠灯:高压与高效率低压钠灯。
4)附件
安定器(适用于高压水银灯,荧光灯,钠灯)
自动点火器(辐射热式,光电管式,钟表式)
开关器及其他
6.园林照明标准
1)照度: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可采用0.3—1.51X,作为照度保证。
2)光悬挂高度:一般取4.5M高度。而花坛要求设置低照明度的园路,光源设置高度小于等于1.0M为宜。
园林花色景梯
园林规划中结合造景和功能之需,采用不同一般花色景梯小品,有的依楼倚山,有的凌空展翅,或悬挑睡眠等造型,既满足交通功能之需,又以本身姿丽,丰富建筑空间的艺术景观效果。花色楼梯造型新颖多姿,与宾馆庭院环境相融相宜。
(一)锯齿形景梯。
1.折板式
1)景梯组成与传力线路
2)计算与构造
3)平台与平台梁
4)锯齿形波折板楼梯的计算原理
2.悬挑式
特点:开敞明快,轻巧,预制装配,造价低。
1)踏步板计算
2)悬挑平台板计算
3.楼层顶层梯段抗倾覆验算
(二)剪式悬挂景梯
一般楼梯,总在平台处带有支柱,使得其建筑艺术形象受到制约。而此则是景梯之下,常设偶水吃,别具一格又自成一景。
1.梁式
梁为剪刀式,上斜梁为拉弯构件,下斜梁为压弯构件,平台板为悬跳板,踏步为悬臂板。
1)内力计算
2)配筋
3)斜梯梁受扭计
2.板式
上,下梯段用平台板衔接,全部是板,没有梁,更显得精美灵巧,犹如飞燕凌空。
1)力学模型假设
2)情况1的内力分析法
3)情况2的内力分析法
4)内力计算公式极其组合
5)结语
剪式悬梯,特别是其中的板式梯,计算方法在我国正待实践验证。
6)实例
7)有时为了不用查表,也可采用东南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中提出的近似公式直接计算。
3.板式悬挂景梯的创新
板式悬挂梯中,近又演化出梯段错开和梯段回环等新式样。计算方法基本同上,仅构造上在转折部位要另外加钢筋。
(三)螺旋景梯
庭院为求得空间产生动的旋律与腾飞,常设置螺旋梯,这种承受复合应力的构件,分为两种:
一为将螺旋悬臂式扇形踏步,围绕支承于一中心柱放置,称为中心立柱扇形预制板装配式螺旋梯,简称悬臂板式螺旋梯。
一为梯段本身展开为一螺旋上升的曲杆构件,两端承接于上,下露面的构架梁板上,即为梁式螺旋梯。
1.悬臂板式螺旋梯
2.梁式螺旋梯
梁式螺旋梯,梁截面有深梁式和浅梁式之别;从旋转方向分,可氛围左旋式或右旋式;以支承条件分,又分为铰接与固接之分。
3.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概述
2)国内部分实例调查分析
3)两端铰支的螺旋型楼梯的内力分析
4.两端固接的螺旋形楼梯内力分析
5.螺旋楼梯设计实例
1)数据
2)内力计算
3)截面验算
4)上半梯纵向钢筋计算
5)钢箍计算
6)下半梯验算
7)支座计算
8)构造设施
9)测试结果
景观雕塑一般泛指具有地理特定意义的标志性雕塑,相对大型,造价也相对高。比如城市雕塑、大型商圈主要雕塑、区域特定雕塑;小到一个景观带的主要雕塑;具有设计感能表达某些特定意义的雕塑。而景观小品一般指一个景观带里面的某个点,可制作各种可视艺术展示点,或一小凳、或一坐椅、或一组小型雕塑、甚至几块石头。想了解更多景观知识欢迎百度我的网站,直接百度“震汉景观雕塑”即可。希望可以帮到你。
国内具有功能景观雕塑小品是指在城市环境中设置的雕塑作品,其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这些雕塑小品可以增添城市景观的美感,同时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些便利或娱乐功能。
功能景观雕塑小品的种类很多,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1. 城市标志性雕塑:一些大城市会在市中心或重要的交通节点设置标志性的雕塑,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海的外滩金贸牛等。这些雕塑小品不仅能够成为城市的地标,还能吸引游客,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2. 休闲座椅雕塑:在公园、广场等休闲场所设置的雕塑座椅,既能提供游客休息的场所,又能为景区增添一些艺术氛围。这些座椅通常会采用独特的造型设计,既满足了实用功能,又体现了艺术价值。
3. 喷泉雕塑:喷泉雕塑是将水与雕塑相结合的艺术品。通过喷泉的水流、喷泉的形状和雕塑的造型,营造出动态的水景效果,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喷泉雕塑通常会设置在广场、公园等开放场所,为市民提供观赏和娱乐的场所。
4. 儿童游乐设施雕塑:为了满足儿童的游玩需求,一些城市会在公园、社区等地区设置具有游乐功能的雕塑小品。这些雕塑小品通常会采用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的设计,既能满足儿童的游玩需求,又能为城市增添一些趣味和活力。
国内具有功能景观雕塑小品既能满足城市建设的实用需求,又能丰富城市的艺术氛围,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这些雕塑小品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了美丽、舒适的城市环境。
国内具有功能景观雕塑小品是指在城市、公园、庭院等公共场所或私人空间中设置的具备实用功能的雕塑作品。它们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服务或便利。
功能景观雕塑小品的种类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喷泉雕塑:喷泉是景观中常见的功能性元素,它不仅可以为环境增添动感,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清凉和观赏的机会。
2. 健身器材雕塑:在公园或健身场所设置的雕塑,结合了艺术和健身功能。一些雕塑可能是用来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或平衡训练等的器材。
3. 休息座椅雕塑:这种雕塑结合了座椅和艺术元素,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地方。它们可能具有各种形状和材质,如木质、金属或石材等。
4. 灯光雕塑:这类雕塑结合了照明和艺术功能,通常在夜晚起到照明作用,同时也能为环境增添美感和夜景效果。
5. 儿童游乐设施雕塑:这类雕塑主要供孩子们玩耍和娱乐,常常具有各种形象,如动物、卡通人物等。
6. 音乐雕塑:这类雕塑通常安装有乐器,人们可以通过触摸或敲击雕塑来产生音乐声音,给人们带来听觉享受。
这些功能景观雕塑小品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设置,不仅能够提供实用功能,也能够为人们带来美感、娱乐和舒适的体验。它们也丰富了城市景观,增加了人们对城市的好感和归属感。
要从造型上和整个园林或整个景观的风格相一致。比如中国传统园林就不太适合西方抽象雕塑(类似亨利摩尔风格的雕塑),这种西方雕塑但看非常有型,曲线也很漂亮,但是和我国传统园林造景中的假山石造景放在一起就不显眼了,摩尔的雕塑再通透,再会挖洞也比不了这些传统灵石那么通透,自然。
其次从材质上要和园林或景观的文化品格相匹配。
还有颜色。
再有就是雕塑的施工实施要和主题环境保持一致。
要注意的还有雕塑的支立性能,安全系数,例如有的雕塑不能在小孩多的景观处设立。
先说这么多,这个问题有点大,涵盖很多问题。
园林艺术小品作为一种形式早已渗入了园林规划设计之中,并且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优美的外部环境,而且对提高园林的艺术气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园林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例如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组精美的隔断,一块新颖的展览牌,一盏灵巧的园灯,一座构思独特的雕塑以至小憩的座椅,湖边的汀步等,这些小品一般都具有简单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装饰性的造型艺术特点。由于其体量小巧,一般不具有可供游人入内的内部空间。它们既有技术上的要求,又含有造型艺术和空间组合上的美感要求。在园林中其造型取意均需经过一番艺术加工、精心琢磨并能与园林整体环境协调一致。1.园林小品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园林小品虽属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感受之浓的确胜过其它景物。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小品,犹如点缀在大地中的颗颗明珠,光彩照人,对提高游人的生活情趣和美化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广大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例如上海东风公园门洞,隐现出后面姿态优美的吹笛女雕塑,为游览者提供了一副动人的立体画,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自然地把游人疏导至园内。无论是扇面景窗或景墙门洞、天棚园孔,它们虽然都是园林小品,但在造园艺术意境上却是举足轻重的;可以说园林小品的地位,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园林这个躯干表现出无穹的活力、个性与美感。园林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组景 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在园林空间中形成无形的纽带,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起着导向和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作用;能在各个不同角度都构成完美的景色,具有诗情画意。园林小品还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例如上海烈士陵园正门入口组雕使游人视线受阻,从而分隔和组织空间,使游人入园达到“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 哈尔滨斯大林公园之框景 上海烈士公园的组雕障1.2观赏 园林小品作为艺术品,它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的布置,本身就是园林环境中的一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就是以传统的水庭石灯的小品形式“漂浮”与水面,每当夜晚,月明如洗,在湖面上出现了灯月争辉的绮丽景象。运用园林小品进行空间形式美的加工,是提高园林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北京大观园庭院中人工山水池中放置的一组人物雕塑,使庭园艺术趣味焕然一新。 西湖三潭印月景观 北京大观园人物雕塑小品 由此可见,运用小品的装饰性能够提高其它园林要素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美感。1.3渲染气氛 园林小品除具有组景,观赏作用外,还把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品予以艺术化、景致化。一组休息的坐凳或一块标示牌,如果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情趣的形式,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园林环境更具感染力。如图示水边的两组坐凳,左图的石制天然坐凳恬静、祥和与环境构成一副中国天然山水画;右边凳面上刻有艺术图案的坐凳独特新颖,别具情趣,迎水而坐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构思独特的园林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环境宜人而更具感染力。 平湖秋月景点内石桌凳 岸边特色坐凳2.园林小品的类型 基于艺术家创作思路的无穷无尽,现代园林小品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各书分类有所不同,现将园林小品按功能、造型分为以下三类:2.1园林建筑类小品 园林建筑类小品是指在园林中起到供休息、照明 、展示、导游、装饰、服务及管理等作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包括:园椅、栏杆、园林展览牌、园林景墙及窗门洞、园灯、瓶饰、垃圾箱、饮水池、洗手钵、日规、鸟浴等。2.2园林雕塑小品 雕塑泛指带有塑造、雕凿的物体形象,并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间和可观性。从类型上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园林雕塑小品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户外小品雕塑。雕塑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造型艺术,园林小品雕塑来源于生活,往往却予人以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欣赏和玩味,它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赋予园林鲜明而生动的主题、独特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历来在造园艺术中,不论中外几乎都成功地融合了雕塑艺术的成就。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尽管那些石鱼、石龟、铜牛、铜鹤的配置会受到迷信色彩的渲染,但大多具有鉴赏价值,有助于提高园林环境的艺术趣味。在国外的古典园林中几乎无一不有雕塑,尽管配置得比较庄重、严谨,但其园林艺术情调却是十分浓郁。 中国古典园林雕塑小品 国外园林雕塑小品 在现代园林中利用雕塑艺术手段以充实造园意境日益为造园家所采用。雕塑小品的题材不拘一格,形体可大可小,刻画的形象可自然可抽象,表达主题可严肃可浪漫,根据园林造景的性质、环境和条件而定。常见的园林雕塑有以下四类:2.2.1人物雕塑 人物雕塑一般是以一些纪念性人物和情趣性人物为题材。人物雕塑一般都具有历史意义或生动的形象,它既使环境有鲜明的主题又为环境增添了活力。 咸阳中华广场“千古雄风”雕塑 倒挂金钩2.2.2动物雕塑 人与动物始终都存在着多方面的情感,艺术家由此创作出许多动物形象。如象征纯洁爱情的白天鹅,善良可爱的梅花鹿,聪明活泼的海狮都是人们喜爱的塑造题材。 由此可见动物雕塑使环境更祥和、自然、生动,丰富了园林的艺术趣味性。 2.2.3抽象性雕塑 抽象性雕塑含意深奥、费解,游人乐于边欣赏边玩味,而标题性可以循题追思不无逸趣。至于非标题性的雕塑,能做到“什么都不象”才是抽象的真谛。2.2.4冰雕雪塑 由于其材料的特殊性,冰雕雪塑受地域性和环境性的限制。在东北、新疆一带已成为冬季园林的一大特色。一座座晶莹剔透的冰雪雕塑如碧似玉,巧夺天工。2.3园林孤赏石小品 我国园林历来将石作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隽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欣赏“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如刘熙在《艺概》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丑字中丘壑未尽言”。所谓石之丑,非内容之恶,而是突破形式美的规律,真实朴素自然,真所谓丑中见雅,丑中见秀,丑中见雄,脱俗方见不凡,这就是大丑中见大美的辨证关系。中国人欣赏石,比西方人欣赏抽象雕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在石的形似而在神似,欣赏它们千姿百态的意趣美。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因此在园林环境中,石的艺术地位是显而易见,不可估量的。 由此可见园林小品在园林环境中以其装饰性和趣味性很强的造型来表达其生命的活力、青春的美妙、爱的高尚等,它强烈的生活气息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3.园林环境中小品设计和环境的关系 园林小品是构成园林环境许多形体单元的一部分,园林环境又是园林小品广阔的背景空间。优秀的园林小品可以烘托出优美的园林空间。任何一个极小的园林小品都会影响到整个园林环境的总体效果。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在此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论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3.1构思与布局 所谓“意在笔先”,这是古人从书法绘画艺术创作中总结出来的一句名言,我想它对园林小品设计创作也是完全适用的。组景没有立意,构图将是空洞的形式堆砌。构思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而且要有新意不落俗套,任何简单的模仿都会削弱它的感染力。在艺术意境的创作上达到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才是园林小品的最高境界。有了立意,园林小品的布局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无论是用于点景还是组景在空间布局上都要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在位置上要彼此呼应顾盼、距离避免均等。园林小品的摆设、背景的选择都要与地形、建筑、植物、水体协调一致,另外人流的走向,空间的开阔封闭都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图中所表现的空灵、恬静、祥和的气氛,与中国园林所追求的“诗情画意”是非常协调的;而“展翅高翔的天鹅”所表现的欢快、乐观、向上的气氛,同北京植物园供大量游人活动的欢跃场景是十分合拍的。 传统中国园林中的人物雕塑 北京植物园天鹅雕塑 用云片石镶嵌在墙上,如同天上浮 云。 在石上再种上植物,更增添生机, 此种手法胜浮雕一筹,真可谓匠心 别具。 园林小品的设置如果不看条件,不区别对象, 同环境不协调,其艺术的感染力是难以发挥的。 如右图色彩华丽的垃圾桶与自然山石疏林的环境 是不统一的,犹如画蛇添足,影响了整体艺术效果。3.2比例与尺度 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说:“凡是美的都是和谐的和比例合度的”。简言之,美的东西就是要“恰到好处”。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是决定园林小品尺度的依据,正确的尺度应该和功能、审美的要求相一致,并和环境相协调。园林小品是供人休息、照明、游乐、观赏的所在,一般应该具备轻松活泼、富于情趣和使人不尽回味的艺术气氛,所以尺度必须亲切宜人。如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骆驼祥子雕塑,比例合度,置于街旁亲切而具趣味性。 水上的人物雕塑形象生动,比例合度,塑造出一副江南水乡的画面,引人注目。 园林小品的尺度是否正确,很难定出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艺术意境要求有不同的尺度感。园林小品是否美观与其本身的造型比例,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同时受人们主观审美要求的影响。在园林中究竟取何比例为宜则决定于与环境配合上的需要。例如左图是一副电脑渲染图,其中座椅比例失调,画的太宽,相比之下,中心花园就显得小了。而右图以天空为背景的雕塑,由于其背景简洁,形象更为突出而越显其庄严伟大或恬静美丽。 在小品设计中不必模仿抄袭普通小品的比例和式样,而应有所创新,如能创造出具有适当内涵和韵味的比例,取得神似的效果,也会别开生面。3.3色彩与质感 色彩与质感的处理与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有密切的关系。色彩有冷暖、浓淡的差别,色的感想和联想、及其象征的作用可予人以各种不同的感受。质感表现在景物外形的纹理和质地两个方面。纹理有直曲、宽窄、深浅之分;质地有粗细、刚柔、隐现之别。质感虽不如色彩能给人多种情感上的联想、象征,但质感可以加强某些情调上的气氛,古朴、活泼、柔媚、轻盈等的获取与质感处理关系很大。色彩和质感是园林小品材料表现上的双重属性,两者相辅共存,只要善于去发现各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上的特点,并利用它去组织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构图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提高其艺术感染力。 果皮箱采用木质褐色和灰色与环境协调 雕塑的色彩构图与背景建筑 一致,富有乡土特色。 色彩质感统一而协调,别有 一番风味。 木质洗手钵小品 雕塑《宇宙空间》3.4多样与统一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提出了美在“关系 ”的著名论点。多样与统一规律是一切艺术领域中处理构图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原则,园林构图亦莫能外。园林小品设计要统一于总体艺术风格,统一而不单调,丰富而不零乱。也就是说,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繁杂的变化变成最高度的统一。任何一个园林小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错综复杂和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品的设计既要有变化,有自己的风格,又要统一于整体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小品的形式有所不同,根据功能、性质和景观要求,来处理构图,小品设计应因地制宜和因情制宜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构思,这是实现多样统一的前提。小品在园林环境中有主有次之分,雕塑、孤赏石等主体景观在设计中一定要主题分明和引人注目,而垃圾桶栏杆等要自然统一于环境,不可过分突出。由此可见,园林小品一定要主次分明,相得益彰,而共存于园林环境中。正确运用调和与对比等园林构图手法,均可达到“多样统一”。 石桌石凳置于山洞内, 犹如仙人吟诗对弈 白色的球形园灯、圆柱形花池、弧形 之处,使环境更显空灵、幽静,更带几 坐凳,结合巧妙,协调统一。 分神韵。3.5功能与技术 园林小品绝大多数均有实用意义,除艺术造型美观上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实用功能及技术的要求。如园林中的栏杆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目的,对各种栏杆的高度就有不同的要求;又如园林坐凳,就要符合游人就坐休息的尺度要求;再如作为园林界限,园墙就应从围护角度来确定其高度及其它技术上的要求。现代园林强调“以人为本”,在园林小品设计中应注意在满足了装饰要求外,更应满足技术与功能方面的要求。许多街道绿地旁,都有为了保护绿地而设的栏杆,这些栏杆常因人走累了坐在上面休息而破坏。不妨设置成栏杆和坐凳结合的形式,这样既符合美观要求,又符合功能要求。 栏杆和椅凳结合形式 解说石与孤赏石结合形式 雕塑和椅凳结合,亲和力强,。既 满足了功能上的要求,又起到了 装饰的效果。 园灯和坐凳的巧妙结合,美观大方,经济实用。4.总结 园林小品的历史源远流长,景物虽小却妙趣横生。综上,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是多方面的。通俗一点说,如果把环境比喻为汤,那小品就是汤中之盐。园林小品的设计是功能与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要符合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的原则。4.1园林小品在园林环境中其功能和形式是多样的,形成了设计方面灵活性特别大的特点,可以说是无规可循,“构园无格”。在设计的大小和形式选择上,无论是椅凳还是雕塑形式不拘一格。在现代艺术领域,艺术家的构思空间是无限的,小品设计应向科学、艺术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切忌生搬硬套和雷同。4.2在空间的组合中,要特别重视对空间的组织和利用,将环境和小品巧妙的布置为一个有机整体。组织园林空间的手段是多样的,小品的布置一定要与建筑营建、筑山、理水、植物配置相结合,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要紧密配合,构成优美的景观效果。在我国传统园林中,为了创造出富于艺术意境的空间环境,特别重视借助大自然的景观。园林小品在建筑花木水石的点缀下,再结合诸如水声、风啸、鸟语、花香等动态组景因素,可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 心理学中的“格式塔”(Gestalt)派论点认为“现象的经验就是单体”。游人对于环境这个可以感知的客体,是许多形体的单元组合而成。这个整体的现象与每个单元是分不开的,所以只有使每个小局部都达到美,才有整体美。对于园林小品一定要精心进行艺术加工,才能标新立异,在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详细参考出处: http://www.jurendiaosu.com/news/content-231.html
园林建筑小品种类繁多,它们的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园林小品变化多姿,但总有基本格调,万变不离起宗总有一个规律可遵循,这个“宗”就是“亭”。亭常作为风景构图的主体,对它重点进行建筑空间艺术造型和结构构造设计及施工特点的解析,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则对其他园林小品设计就能触类旁通。因此在本章节重点介绍亭廊,并简述花架,园墙,洞门,室外家具等。最后重点介绍园林花色楼梯,它在园林建筑中最富有表现力,既有交通使用功能,又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的烘托作用,在园林中要创造空间景观,除了要求设计者在艺术构思上独具匠心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基础知识和大胆的结构构思,来打破习惯的界面关系。在本章后面将深入浅出地介绍具有结构艺术特色并有一定难度的锯齿形景梯,剪式悬挂景梯及螺旋景梯的设计计算,以供开拓设计思路与选用。
园林建筑小品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造型活跃在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游乐场,街头绿地,居住小区游园,公园和花园之中。但在造园上它不起主导作用,仅是点缀与陪衬,即所谓“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插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争人工中见自然,给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
亭(亭筑)
亭作为园林建筑中的最基本的建筑单元,主要是为满足人们在旅游活动之中的休憩,停歇,纳凉,避雨,极目眺望之需。其体量小巧这也称之为园林建筑小品。
在造型上,要结合具体地形,自然景观和传统设计并以其特有的娇美轻巧,玲珑剔透形象与周围的建筑,绿化,水景等结合而构成园林一景。亭的构造大致可分为亭顶,亭身,亭基三部分。体量宁小勿大,形制也较细巧,以竹,木,石,砖瓦等地方性传统材料均可修建。现在更多的是用钢筋混凝土或兼以轻钢,铝合金,玻璃钢,镜面玻璃,充气塑料等新亦如此材料组建而成。
亭四面多开放,空间流动,内外交融,榭廊亦如此。解析了亭也就能举一反三于其它楼阁殿堂。亭榭等体量不大,但在园林造景中作用不小,是室内的室外;而在庭院中则是室外的室内。选择要有分寸,大小要得体,即要有恰到好处的比例与尺度,只顾重某一方面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作品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它才是艺术,科学。生搬硬套学流行,会失去神韵和灵性,就谈不上艺术性与科学性。
同样是一个包,对不同的人的比例,不同的尺度场合,其艺术效果就截然不同;房屋与鸟窝,从画面上看,大小尺寸都一样,但一旦在图上添加了树木,台阶及有尺度的人,鸟等几笔后,视觉效果就大相径庭了;即使同一房子,窗洞位置大小相同,仅窗扇划分不同,也使得人们对这建筑的艺术感受不同,比例和尺度也有关系了。
本节中侧重介绍亭的做法,尺度体量设计。有人说园林建筑小品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错,往往一些亭廊确实修建的很艳丽,但尺度起翘做法,彩画显得轻佻庸俗,犹如爱慕虚荣的暴发户家小姐,花枝招展,俗不可耐。这中是设计中应该忌讳的,实践也证明:实际积累起来的做法与传统经验,比仅仅在纸上苦思冥想出来的更成熟,由于传统经验吸收了各地方各民族多彩的传统做法,就可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古典亭榭做法,真正领悟,还在于“造亭无定式”实践之中。
(一)传统亭的类型与形式
1.按平面分
1)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尤以正方形平面是几何形中最严谨,规整,轴线布局明确的图形。常见多为三,四,五,六,八角形亭。
2)长方形
平面长阔比多接近于黄金分割1:1.6,由于亭同殿,阁,厅堂不同,其体量小巧,常可见其全貌,比例若过于狭长就不具有美感的基本条件了。同时平面为长方形的亭多用面阔为三间,三间四步架。
江南路亭——常用二间面阔;
水榭——进深三间四步架或六步架。
梁架布局:亭尤以歇山亭榭与殿,阁,厅堂异曲同工,然更自由,江南多遵循古制。
山花——明代及名以前是作悬山,清代则出现了硬山山花。
4)仿生形亭
睡莲形,扇形(优美,华丽),十字形(对称,稳定),圆形(中心明确,向心感强),梅花形。
5)多功能复合式亭
2.按立面分
3.按风格色调神韵分
4.按亭顶分
1)攒尖式
角攒易于表达向上,高峻,收集交汇的意境;
圆攒表达向上之中兼有灵活,轻巧之感;
2)歇山
易于表达强化水平趋势的环境;
3)卷棚
卷棚歇山亭顶的具体易于表现平远的气势。
4)路顶与开口顶
5)单檐与重檐的组合
5.按柱分(一般亭的体量随柱的增多而增加)
单柱——伞亭;
双柱——半亭;
三柱——角亭;
四柱——方亭,长方亭;
五柱——圆亭,梅花五瓣亭;
六柱——重檐亭,六角亭;
八柱——八角亭;
十二柱——方亭,12个月份亭,12个时辰亭;
十六柱——文亭,重檐亭。
6.按材料分
地方材料:木,竹,石,茅草亭;
混合材料(结构):复合亭;
轻钢亭;
钢筋混凝土亭——仿传统,仿竹,书皮,茅草塑亭;
特种材料(结构)亭——塑料树脂,玻璃钢,薄壳充气软结构,波折板,网架。
7.按功能分
休憩遮阳遮雨——传统亭,现代亭;
观赏游览——传统亭,现代亭;
纪念,文物古迹——纪念亭,碑亭;
交通,集散组织人流——站亭,路亭;
骑水——廊亭,桥亭;
倚水——楼台水亭;
综合——多功能组合亭。
(二)传统亭构造与具体做法
1.亭架构架做法
1)伞法
2)大梁法
3)搭角梁法
4)扒梁法
5)抹角扒梁组合法
6)杠杆法
7)框圈法
8)井子交叉梁法
2.亭顶构造
1)出檐
2)封顶
3)挂落
3.亭子构造的地方风采
主要通过如下构造加强地方民族传统与特点的表现:
翼角与起翘。
檐下斜称撑和出挑,多见于皖式建筑。
月梁,多见于江南苏式建筑,浙江式则是在月梁处改用直梁。
穿斗构架与吊角楼,多见于川湘西南地区。
1)攒尖亭
具有上升华的趋势,能产生高峻之感。
2)圆亭
单檐圆亭都为攒尖式,重檐圆亭则不一定,圆亭易产生活泼明朗气氛。
3)重檐亭
4)正脊项(悬山和歇山)亭(榭)
5)扇面亭
易于凸出的池岸,道路,曲廊等地形的转折处。
6)半亭
是园林中极为活泼,极富有个性的小品,又常做厅屋入口,貌似垂花门状。
7)草亭
可就地取材,做法亲切自然,充分利用地方材料。
8)路顶亭和盔顶亭
9)路亭和桥亭
10)石亭
11)竹亭
12)砖木石(含混凝土)混合亭
(三)现代亭
1.板亭
包括伞板亭,荷叶亭,造型简洁清新,组合灵活。
2.野菌亭
3.组合构架亭
1)竹,木组合构架亭
自然趣味强,造价低,但易损坏,使用两年为限,可以先建竹木临时性的过度小品,成熟后再建成永久性的建筑。
2)混凝土组合构架亭
可塑性好,节点易处理。但构架截面尺寸设计时不易权衡。
3)轻钢—钢管组合式构架亭
本类型施工方便,组合灵活装配性强,单双臂悬挑均可成亭,也适宜与做露天餐厅茶座活动的遮阳伞亭中使用。
4.类拱亭
1)盔拱亭
2)多铰拱式长颈鹿馆亭
表示一对吻颈之交的长颈鹿,结构扩大了空间,有利于长颈鹿的室内活动,建筑与结构功能取得了一致。
5.波形板亭
常可组合成韵律,表达一定的节奏感。
6.软结构亭
用气承薄膜结构为亭顶或用彩色油布覆盖成顶。
7.仿古组合伞亭
廊
廊是亭的延伸,是联系风景景点建筑的纽带,随山就势,曲折迂回,逶迤蜿蜒。廊既能引导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又可划分景区,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是中国园林建筑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
(一)廊的形式
1.空廊(双开画廊)
有柱无墙,开敞通透适用于景色层次丰富的环境,使廊的两面有景可观。
当次廊隔水飞架,即为水廊。
2.半廊(单面空廊)
一面开敞,一面靠墙,墙上又设有各色漏窗门洞或设有宣传橱柜。
3.复廊
廊中间没有漏窗之墙,犹如两列半廊复合而成,两面都可通行,并易于廊的两边各属不同的景区的场合。
4.双层廊
又称复道阁廊,有上下两层,便于联系不同高度的建筑和景物,增加廊的气势和景观层次。
5.爬山廊
廊顺地势起伏蜿蜒曲折,犹如伏地游龙而成爬山廊。常见的有跌落爬山廊和竖曲线爬山廊。
6.曲廊
依墙又离墙,因而在廊与墙之间组成各式小院,空间交错,穿插流动,曲折有法或在其间栽花置石,或略添小景而成曲廊,不曲则成修廊。
(二)廊的体量尺度。
(三)廊的立面设计
(四)廊的结构设计
1.木结构。
有利于发扬江南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形体玲珑小巧,视线通透。
2.钢结构。
钢的或钢与木结合构成的画廊也是很多见的,轻巧,灵活,机动性强。
3.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为平顶与小坡顶。
4.竹结构
花架与棚架
(架筑)花架是园林绿地中以植物材料为顶的廊,它既具有廊的功能,有比廊更接近自然,融合于环境之中,其布局灵活多样,尽可能又所配置植物的特点来构思花架,形式有条形,圆形,转角形,多边形,弧形,复柱形等。
(一)花架的形式
1.按半部分结构受力分
1)简支式
多用于曲折错落的地形,由两跟支柱,一跟横梁组成,显得更稳定,地形平坦处,则本身用2—3级踏步来错落,将使人更安全。
2)悬臂式
又分双挑和单挑.为了突出构图中心,可环绕花坛水池,湖面为中心、而布置成圆环弧形的花架。用单,双均可,忌孤立布置。
3)拱门钢架式
在花廊,多采用此方式,揆度用半圆拱顶或门式钢架式,材料多用钢筋,轻钢或混凝土制成。临水的花架,不但平面可设计成流畅曲线,立面也可与水波相应设计成连续的拱形或波折式,部分有顶,部分化顶为棚,效果甚佳。
4)组合单体花架
与亭廊,建筑入口,小卖部结合具有使用功能的花架,为取得对比又统一的构图效果,常以亭,榭等建筑为实,而以花架平立面为虚,突出虚实变化中的协调。
2.按垂直支撑分
1)立柱式——独立的方柱,长方,小八角,海棠截面柱,变截面柱;
2)复柱式——平行柱,V形柱;
3)花墙式——清水花墙,天然红石板墙,水刷石或白墙。
(二)花墙的体量尺度
1.花架的高度
2.花架开间与进深
3.花架与绿化应该相互配合
(三)花架的结构与构造
1.竹,木花架
2.砖石花架
3.钢花架
4.混凝土花架
(四)花架与亭的创新
近年来花架与亭廊等园林建筑小品,立意创新,运用“加一加,联一联,改一改,扩一扩,变一变,反一反,减一减”的符号变化与现代建筑技术材料有机结合手法,再加上必要的组合构成与排列,则设计了一系列韵出新声,个性独特,功能各异的创新小品,从而也反映了各民族特色。
传统亭廊等园林小品建筑来自东方民族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又孕育与土木结构而出,目前又正被更多的现代新材料所充实革新。传统建筑以线材为主,现代建筑则以量块为纲,有利于材料的革新和结构以及施工的应用,特别对水泥石棉板材,金属板材,塑料板材,缸砖,玻璃马赛克贴面板材等延伸性强的板材,更能使其在构图中显示整体性和干净,利落,力度,有利于在反映时代感的主体造型中发挥优势。加之构思布局,界面及其材料,视点等的变革,错视,光影效果的介入,使得建筑中的园林小品,更是琳琅满目。人们越来越喜欢看到各地各民族更多的运用和继承传统的手法,在现代建筑所要求多变,多功能,共享空间中不断创出新意盎然的园林建筑小品,同时也丰富了各民族风景“绿文化”的宝库。
(五)花架亭廊中环形构件的弯,剪,扭计算
园墙(景墙)与景园围篱
园墙有隔断,划分组织空间的作用,也有围合,标识,衬景的功能。本身还有装饰,美化环境,制造气氛并获得亲切安全感等多功能作用。因此高度一般控制在2M以下,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园墙的命名由此而来。
园墙和围篱在设计中可交替配合使用,构成各景区景点外围特征,并与大门出入口,竹林,树丛,花坛,流水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特别是在当前城市绿化改善市容上,它又发挥了新的作用,各大城市绿化用地紧张,为了将各沿街住宅单位的零星绿地组织到街头绿化上来,可通过园墙漏窗和围篱空隙“引绿出墙”成为城市街道公共绿地的一部分,从视觉上扩大绿化空间,美化市容。
(一)传统式园墙与景园式围篱
园墙和围篱形式繁多,根据其材料和剖面的不同有,土,砖,瓦,轻钢,绿篱等。从外观又有高矮,曲直,虚实,光洁与粗糙,有檐与无檐之分。园墙区分的重要标准就是压顶。
1.传统园墙与其构造
1)小青瓦,琉璃瓦压顶
2)青瓦卷棚压顶
3)园窗青瓦压顶
4)漏窗青瓦压顶
5)长腰青瓦压顶
6)八五砖竖筒压顶
2.园林史围篱
围篱与园墙空间构成的区别在于围篱在垂直界面上虚多实少,所用材料更广泛自由,就地取材,美不胜收。
1)用人工材料(砖,石,轻钢,铅丝网等)的有:
①砖围篱
②混合(砖石,钢木)围篱
②轻钢围篱
④铅丝网围篱
2)用自然材料(竹片,棕第,树枝,稻草等)的有:
①竹围篱
富于野趣,造价低廉,别具一格,但使用年限短。
②蕙枝围篱
②栅式围篱
④屏栅围篱
⑤花坛式围篱
⑥绿篱
多用藤蔓花卉及灌木组成,强烈的反映自然生机与情趣,生动自然,颇有特色为上乘。
(二)园墙的种类
1.砖墙
2.混凝土花格围墙
(三)园墙的构造与设计计算
(四)工程实录——石墙与仿生墙
石墙与混凝土仿生墙,复合式墙等在园墙设计中应用广泛,它能激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一定的园林意境,可运动“线条”,“质感”,“体量”,“色彩”,“光影”,“层次”,“花饰”,“韵律与节奏”等手法,通过工程实践创造出花色繁多的园林石墙来。
1.线条
就是石的纹理及走向,常有水平划分,垂直划分,矩形和凌锥形划分;斜线,曲折线,斜面的处理。
2.质感
指材料质地和纹理所给人的触视感觉,可分为天然的和人为加工两类。
3.体量
视觉上的体感分量,形状大小,方圆,宽窄,凹凸。
4.色彩
给人以浓淡,冷暖,协调与刺激之感。
5.光影
视觉上的明暗,强弱,轻重,升降,摇晃。某种程度上说,’光影也是一种材料,活动的材料“。要很好的在设计中使用。
6.空间层次的组织
虚实,高低,前后,深浅,分层与分格,形成的空间序列层次感特别强烈。
7.花饰
集图案,民间艺术,工艺造型,美术装修等大成,使墙成为园林中及美化环境戳制雕塑的一部分,发挥其特定的艺术功能。
8.韵律与节奏
主粮,体感,色彩,光影,线条等要素不断出现与重复组合,表现了一定的韵律与节奏。它渗透于整个现实生活之中。一组韵律优美,节奏鲜明的园墙与围篱能在人们的思想感情上唤起一种和于节奏韵律的愉快感。这在很大长呢高度上取决于墙篱的外形设计,质感强弱,线条聚散,高低大小,转换重叠,更替抑扬,在在在有的规律的间隔中,反复迂回,交替组合,自然的形成呢感园墙的韵律与节奏,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相互融合衔接沟通。
园门洞与窗洞(空窗,漏窗,景窗)
园景规划设计应该包括园墙,门洞(又称墙洞),空窗(又称月洞),漏窗(又称漏墙或花墙窗洞),室外家具,出入口标志等小品设施的设计。同时园林意境的空间构思与创造,往往又具有通过它们作为空间的分隔,穿插,渗透,陪衬来增加景深变化,扩大空间,使方寸之地能小中见大,并在园林艺术上又巧妙的作为取景的话框,随步移景,遮移视线又成为情趣横溢的造园障景。
(一)门洞
1.形式
1)几何形:圆形,横长方,直长方,圭形,多角形,复合形等;
2)仿生形:海棠形,桃,李,石榴水果形,葫芦,汉瓶,如意等。
2.构造与做法
(二)窗洞
1.空窗
园墙上下装窗扇的窗洞称为空窗(月洞)。既可采光通风,又可做取景框,扩大了空间和进深。
2.漏窗
在园墙空窗位置,用砖,瓦,木,混凝土预制小块花格等构成灵活多样的花纹图案窗。
3.景窗
即以自然形体为图案的漏窗。
(三)结构构造
1.门窗洞过梁
2.门窗洞拱形法卷的设计与做法
(四)设计实例
尽管门窗形式做法多种多样,但门洞的净高设计应该在2.1M以上合适,以免产生心理碰头的感觉。
(五)园门洞的平面位置设计
1.要求
门洞,门框游人进出繁忙,易受碰挤磨损,需要配置坚硬耐磨的材料,特别位于门碱楗部位的材料,更应如此;
若有车辆出入,其宽度应该考虑车辆的净空要求;
2.门洞入口的平面布局与形式
(六)园洞门的材料
就地取材,可直接采用茅草,藤,竹。木,树等较为朴素的自然材料。
(七)门洞实录
造园景观小品与室外游戏服务设施
从原始的席地而坐到现代的造园室内外设施和游戏具;从竹木,石桌椅到钢筋混凝土,陶瓷等,可以看出,创造之秒趣自始至终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造型美化我们的生活,也就是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在大自然环境中创造出优美的视觉形象,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一)休息设施——桌,椅,凳等
1.基本尺寸与要素
2.形式
1)直线——长方形,方形
2)曲线——环形,圆形
3)直线加曲线形
4)多边形——连续折线形,多边形
5)组合形
6)仿生与模拟形
由纯直线构成的桌椅:制作简单,造型简洁,给人一种稳定的平衡感。
由纯曲线构成呢感的桌椅:柔和丰满,流畅,婉转曲折,和谐生动,自然得体,从而取得变化多样的艺术效果。
由直线和曲线组合构成的桌椅:有柔有刚,形神兼备,富有对比之变化,完美之结合,别有神韵。
至于仿生与模拟,可以在视觉上产生轻巧安定之感。
3.材料装修
明式家具取材多用黄花梨,紫檀。造型大方,结构科学,比例适中,重视木材本身自然的纹理和色泽,线脚雕刻得当,起点睛作用。金属配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辅助作用。清代家具多施雕刻,将工艺美术引入,金漆描绘,富丽美观。但到晚清则流行繁琐,细碎,重观赏,不重实用。
4.与其他设施的协调组合
花坛,种植穴,盆,园灯,石灯,游具,垃圾筒,烟灰筒,照明灯具都要突出一个“配”字。
(二)观赏造景设施——花盆,花坛与立体花坛等。
1.可动式
预制装配,可以搬动,堆砌,拼接,地形起伏处还可以顺地势作成呢感台阶跌落式。
2.固定式
多用于花坛和种植穴,一般有方形,圆形,正多边形,需要时还可拼合。
(三)服务设施——引水台,烧烤场及路标等
为了满足游人日常之需和野营等特殊需要,在风景区应该设置引水台和烧烤场,以及野餐桌,,路标,厕所,废物箱,垃圾筒等。
(四)石灯笼,惊幢,水钵的设计示例
(五)智力设施——迷宫
(六)游戏设施
游戏设施较为多见的有:秋千,滑梯,沙场,爬杆。爬梯,绳具,转盘等。
1.儿童身体和动作基本尺寸
2.游戏设施设计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3.室外游戏设施
1)单杆,密杆游具,沙场,跷跷板。
2)爬梯,变形爬梯,登木
3)秋千,荡椅,荡木,荡船
4)绳具,爬架
5)滑梯
(七)园灯
1.园灯中使用的光源及特征
1)汞灯:使用寿命长,是目前园林中最合适的光源之一。
2)金属卤化物灯:发光效率高,显色性好,也使用于照射游人多的地方,但使用范围受限制。
3)高压钠灯:效率高,多用于节能,照度要求高的场事,如道路,广场,游乐员之中,但不能真实的反映绿色。
4)荧光灯:由于照明效果好,寿命长,在范围教小的庭院中适用,但不适用广场和低温条件工作。
5)白炽灯:能使红,黄更美丽显目。但寿命短,维修麻烦。
6)水下照明彩灯
2.园林中使用的照明器及特征
1)投光器:可以将光线由一个方向投射到需要照明的物体,如:建筑、雕塑、树木之上,能产生欢快、愉悦的气氛。园林中的使用:投射光源可用一般的白炽灯或高强度放电灯,为避免游人受直射光线的影响,应在光源上加装挡板或百叶板,并将灯具隐藏起来。使用一组小型投光器,并通过精确的调整,使之形成柔和、均匀的背景光线,可以勾勒出景物的外形轮廓,就形成了轮廓投光灯。
2)杆头式照明器:往往布置在院落一例或庭院角隅,用高杆将光源抬升至一定高度,可使照明范围扩大,以照全广场、路面或草坪。由于光源距地较远,使光线呈现出静谧、柔和的气氛。过去光源常用高压汞灯,目前为高效、节能,广泛采用钠灯。
3)低照明器:将光源高度设置在视平线一下,光源用磨砂或乳白玻璃罩护,或者为避免产生眩光而将上部完全遮挡。低照明器主要用于园路两旁、墙垣之侧或假山岩洞等处,能渲染出特殊的灯光效果。
3.植物的照明
1)照明方法:树木照明可用自下而上照射的方法,以消除叶里的黑暗阴影。尤当其具有的照度为周围倍数时,被照射的树木就可以得到购景中心感。在一般的绿化环境中,需要的照度为50—1001X
2)光源:汞灯,金属卤化灯都适用于绿化照明,但要看清树或花瓣的颜色,可使用白炽灯。同时应该尽可能的安排不直接出现的光源,以免产生色的偏差。
3)照明器:一般使用投光器,调整投光的范围和灯具的高度,以取得预期效果。对于低矮植物多半使用仅产生向下配光的照明器。
4.灯具选择与设计原则
1)外观舒适并符合使用要求与设计意图
2)艺术性要强,有助于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立体感,形成阴影的大小,明暗要有分寸。
3)与环境和气氛相协调。用“光”与“影”来衬托自然的美,创造一定的场面气氛,分隔与变化空间。
4)保证安全。灯具线路开关乃至灯杆设置都要采取安全措施。
5)形美价廉,具有能充分发挥照明功效的构造。
5.园林照明起具构造
1)灯柱:多为支柱形,构成材料有钢筋混凝土,钢管,竹木及仿竹木,柱截面多为圆形和多边形两种。
2)灯具:有球形,半球形,圆及半圆筒形,角形,纺锤形,圆和角椎形,组合形等。所用材料则有:贴,镀金金属铝,钢化玻璃,塑脚,搪瓷,陶瓷,有机玻璃等。
3)灯泡灯管:
普通灯:昼光,白炽灯;
荧光灯:昼光,冷白色,温白色;
水银灯:高压,荧光水银灯;
钠灯:高压与高效率低压钠灯。
4)附件
安定器(适用于高压水银灯,荧光灯,钠灯)
自动点火器(辐射热式,光电管式,钟表式)
开关器及其他
6.园林照明标准
1)照度: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可采用0.3—1.51X,作为照度保证。
2)光悬挂高度:一般取4.5M高度。而花坛要求设置低照明度的园路,光源设置高度小于等于1.0M为宜。
园林花色景梯
园林规划中结合造景和功能之需,采用不同一般花色景梯小品,有的依楼倚山,有的凌空展翅,或悬挑睡眠等造型,既满足交通功能之需,又以本身姿丽,丰富建筑空间的艺术景观效果。花色楼梯造型新颖多姿,与宾馆庭院环境相融相宜。
(一)锯齿形景梯。
1.折板式
1)景梯组成与传力线路
2)计算与构造
3)平台与平台梁
4)锯齿形波折板楼梯的计算原理
2.悬挑式
特点:开敞明快,轻巧,预制装配,造价低。
1)踏步板计算
2)悬挑平台板计算
3.楼层顶层梯段抗倾覆验算
(二)剪式悬挂景梯
一般楼梯,总在平台处带有支柱,使得其建筑艺术形象受到制约。而此则是景梯之下,常设偶水吃,别具一格又自成一景。
1.梁式
梁为剪刀式,上斜梁为拉弯构件,下斜梁为压弯构件,平台板为悬跳板,踏步为悬臂板。
1)内力计算
2)配筋
3)斜梯梁受扭计
2.板式
上,下梯段用平台板衔接,全部是板,没有梁,更显得精美灵巧,犹如飞燕凌空。
1)力学模型假设
2)情况1的内力分析法
3)情况2的内力分析法
4)内力计算公式极其组合
5)结语
剪式悬梯,特别是其中的板式梯,计算方法在我国正待实践验证。
6)实例
7)有时为了不用查表,也可采用东南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中提出的近似公式直接计算。
3.板式悬挂景梯的创新
板式悬挂梯中,近又演化出梯段错开和梯段回环等新式样。计算方法基本同上,仅构造上在转折部位要另外加钢筋。
(三)螺旋景梯
庭院为求得空间产生动的旋律与腾飞,常设置螺旋梯,这种承受复合应力的构件,分为两种:
一为将螺旋悬臂式扇形踏步,围绕支承于一中心柱放置,称为中心立柱扇形预制板装配式螺旋梯,简称悬臂板式螺旋梯。
一为梯段本身展开为一螺旋上升的曲杆构件,两端承接于上,下露面的构架梁板上,即为梁式螺旋梯。
1.悬臂板式螺旋梯
2.梁式螺旋梯
梁式螺旋梯,梁截面有深梁式和浅梁式之别;从旋转方向分,可氛围左旋式或右旋式;以支承条件分,又分为铰接与固接之分。
3.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概述
2)国内部分实例调查分析
3)两端铰支的螺旋型楼梯的内力分析
4.两端固接的螺旋形楼梯内力分析
5.螺旋楼梯设计实例
1)数据
2)内力计算
3)截面验算
4)上半梯纵向钢筋计算
5)钢箍计算
6)下半梯验算
7)支座计算
8)构造设施
9)测试结果
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 景观设计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 景观设计 前些年盛行的欧陆设计风格使得国内的景观设计大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作品,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了很多异国风情的居住区及商业区,有时甚至让人迷茫,咱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去哪了?为什么要硬生生地照搬异国的文化?在这些文化盛行的期间,很多崇尚中国文化的人找不到属于自己心灵深处的家。自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诞生,将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得以充分地释放,“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随着它的诞生而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大众所青睐。什么是“新中式”景观设计呢?“新中式”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 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造园手法的应用新中式景观设计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万科第五园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使人坐在园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框景手法的应用加大了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图1)。奥运村南北四个大门采用障景的造园手法,分别用彩陶文化、青铜文化、漆文化、玉文化的叠水影壁将美景置于其后,达到欲扬先抑的景观效果(图2)。西安曲江华府充分运用了借景的造园手法,利用廊架开辟赏景透视线,有意识地把远处的电视塔远借入到园内的视野中来,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图3)。奥运村南北景观主轴上,在景观廊架里能观赏到影壁墙,在影壁墙处又可观赏到廊架,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的造园手法为对景,应用对景的手法,丰富了观景内容(图4)。万科第五园运用漏景的造园手法丰富了景观层次,现代简洁的实墙与漏墙虚实结合,竹子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图5)。图1 框景手法的运用图2 障景手法的运用图3 借景手法的运用图4 对景手法的运用图5 漏景手法的运用图6 红、黄、灰色在大门上的运用图7 红、黄、木原色在构筑物上的运用图8 灰色、木原色在铺装上的运用图9 黑、白色的运用图10 灰色在铺装上的运用图11 绿色在植物色彩上的运用“新中式”色彩的选择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北京奥运村大门及构架上分别用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木原色营造了崇高、尊贵、祥和、喜庆的入口氛围(图6、7);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铺装上和谐共存,对铺装纹理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及拼合,形成有机的铺装纹样(图8);用黑色做花池、白色饰墙面及散置地面,形成宁静纯洁的空间(图9)。西安曲江华府铺装全部选用深灰与浅灰的分隔,为营造宁静、典雅的氛围打好底色(图10)。万科第五园植物色彩以绿色为基调,杜绝大量的色叶植物的应用,营造清新、清爽的景观环境(图11)。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中国传统符号种类很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貔貅、双鱼、蝙蝠、玉兔等;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十二干支纪法;有甲骨文、象形文字;有象征民族特色的图案:中国结、窗花、剪纸、生肖、祥云、日、月、山、火、云、水、太极、金乌等;有福、禄、寿等吉祥文字;还有中国传统的宝相植物:牡丹、荷花、石榴、月季、松、竹、梅等。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采用以上传统符号用抽象或简化的手法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运用形式多种多样,可镶刻于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万科第五园小庭院内用抽象的窗花图案镶挂于实墙上与漏窗形成虚实强烈对比(图12);西安曲江华府在入户的门头悬挂饰有福禄寿等文字的灯笼及入户铺装上采用蝙蝠、寿及祥云纹样,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祝福及祈盼(图13、14)。奥运村四个区域分别用不同的窗花图案出现在座凳、屏风、草坪灯等小品上,来体现四个区域各自的特色,烙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迹(图15)。图12 窗花图案的虚实运用图13 福、禄、寿等文字的运用图14 福、寿、祥云图案的运用图15 窗花图案的运用图16 植物的远近关系处理图17 简洁的植物空间图18 植物与水系结合图19 竹子与建筑的结合植物空间的营造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它更为简洁明朗,古典园林植物种植以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观植物种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种植,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草坪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欧式景观植物设计的特点在于,欧式景观植物种植多采用修剪整齐色彩鲜艳的植物作主基调,而新中式则主要采用自然与修剪植物相结合,色彩以绿色为主色调,是中国古典园林与欧式园林种植设计手法的结合,营造现代、简洁的植物空间的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植物选择枝杆修长、叶片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菖蒲、水葱、鸢尾、马蔺等植物,营造简洁、明净而富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植物空间。万科第五园,以竹为基调,配以连翘、鸡蛋花、水石榕、菖蒲、葱兰、蜘蛛兰等,营造宁静、飘逸的空间。在售楼处近处的竹子与中景的鸡蛋花及远景用规则种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构成远、中、近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图16)。在万科书院内庭用修剪整齐的连翘与飘逸的水石榕共同构成简洁、现代的读书及赏景空间(图17)。在水系与建筑连接处,用菖蒲、水葱等软化建筑与水面生硬的交接关系,丰富了水系的倒影,增添的空间层次(图18)。两建筑之间相邻只有6米左右的空间,用竹子可以打破建筑单纯白色的立面效果,对两建筑的视线污染也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对狭窄空间起到分隔空间效果(图19)。“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中式” 景观设计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碰撞的结晶,人们在崇尚异国文化后,心灵得以回归,转而皈依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就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得以诞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被广大民众所追捧。